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法制》杂志是国内唯一的关于卫生法制建设的综合性刊物。《中国卫生法制》由卫生部主管,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卫生法制》杂志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研究卫生法和卫生法学理论,探讨卫生法制工作的规律和发展方向,介绍国内外卫生法制建设动态个卫生法学研究成果,交流地方卫生法和执法经验,普及卫生法律知识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法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660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44/D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卫生法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法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4-6607
  • 国内刊号:11-3044/D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
中国卫生法制杂志2015年第5期文章
  • 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等问题的分析

    屡屡被曝光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引发了许多专家学者对法律制度及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作者则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食品药品安全执法队伍中存在的身份、待遇、养老以及队伍管理等影响到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公正性的问题,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作者:李泽峰 刊期: 2015- 05

  • 浅谈违法行为记分公布制度在医疗机构监管中的运用

    违法行为记分和违法行为公布是近年来行政管理中越来越普遍采用的手段,但是关于二者的研究相对较少.《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过程中,大胆地将两种制度进行结合,并通过地方立法固化下来,为下一步强化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拟从该条例第五十三条入手,分析这两个制度的法律渊源、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省市现行规定中存在的问题,阐释违法行为记分公布制度在医疗机构监管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完善路径.......

    作者:程雪莲;李孺睿;杨洋 刊期: 2015- 05

  • 重庆市丰都县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为完善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管理工作,我们对丰都县生活饮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目前的监管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齐文超 刊期: 2015- 05

  • 采用Delphi法构建卫生监督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目的:确定静安区卫生监督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权重,为评价提供指标.方法:采用改良的Delphi法,编制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会确定静安区卫生监督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专家平均权威系数0.89;各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601、0.933、0.9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结论:采用改良的Delphi法科学确定静安区卫生监督综合效益评......

    作者:孙勤;朱雪华;张文红;倪霞红 刊期: 2015- 05

  • 关于用人单位农民工职业卫生管理现状的思考

    本文通过对某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提示,辖区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人数多、年龄小、工龄短、农民工所占比例大,中小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建议高度重视农民工职业卫生问题、关注农民工权益.......

    作者:井夫华;孙方芹 刊期: 2015- 05

  • 基层卫生监督监测现状与对策分析

    卫生监督监测是指连续地、系统地收集疾病或公共卫生事件、监督对象的资料,经过分析、评价后及时将数据信息反馈给卫生部门决策者、执行者以及当事人和公众,并利用监测信息的过程.卫生监督监测包括疾病预防监测和公共卫生监督监测,本文重点讨论后者,探讨公共卫生监督监测现状、效果及有效合理利用监督监测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万丽 刊期: 2015- 05

  • 公立医院岗位分析的实践与研究

    在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岗位说明书越来越受到各家医院的重视.科学的岗位说明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可以为医院定岗定编、绩效考核、招聘、培训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描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岗位分析实践的主要环节、方案修正与成果应用.......

    作者:王慧卿;刘东明 刊期: 2015- 05

  • 院前医疗急救各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分析

    2012年,某医院被牵入了一起因该院急救分站的救护人员执行急救任务而引起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该案应以急救中心为被告,某医院不是该案件的适格被告.从这起典型案例可以看到,针对我国目前多方参与的院前医疗急救模式,各方当事人在此类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的诉讼主体资格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该起典型案例,来研究院前医疗急救中各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

    作者:虞凯;田侃 刊期: 2015- 05